主题 : 分享药品检验过程中的小经验与小技巧 |
级别: 版主
![]() |
31# 发表于:2017-11-30 10:59:48 IP:221.183.*.*
有人误将浓硝酸(在空气中有“发烟”现象)作为“发烟硝酸”使用,进行托哌生物碱药物的硝化-氢氧化钾呈色鉴别反应,结果不能得到正确的颜色反应,造成假阴性结果。该呈色反应的机理为利用样品的水解产物莨菪酸,经发烟硝酸加热硝化为三硝基衍生物,在氢氧化钾的醇溶液中形成醌型化合物而呈色。“发烟硝酸”是指含HNO3达86-97.5%以上的浓硝酸。而“浓硝酸”虽有"发烟"现象,但其HNO3仅为69%-71%,用于上述呈色反应,会因为硝酸浓度不足而使反应不完全,形成假阴性结果。
|
||
---|---|---|---|
级别: 版主
![]() |
32# 发表于:2017-11-30 11:00:12 IP:221.183.*.*
在作抗生素滴眼液微生物方法学验证时,要采用薄膜过滤法,冲洗量为300ml.
|
||
---|---|---|---|
级别: 版主
![]() |
33# 发表于:2017-11-30 11:00:48 IP:221.183.*.*
做薄层鉴别方法研究时,有时候对照品斑点与样品相应斑点位置不一致,可以在样品点上加点对照品,注意点圆心要重合等,在相同方法展开,如果在相应位置上没有出现两个斑点,则认为是同样的物质斑点
|
||
---|---|---|---|
级别: 版主
![]() |
34# 发表于:2017-11-30 11:02:06 IP:221.183.*.*
做含量测定时,若对照品规定干燥时,一定要照规定方法干燥,否则测出的含量会差别很大,若没规定干燥时,参照2005年版凡例应用五氧化二磷干燥,否则测出的含量也会差别很大,别认为是刚从省所买的就忽视这一点,随便试几个对照品就知道了,结果差很多的。
|
||
---|---|---|---|
级别: 版主
![]() |
35# 发表于:2017-11-30 11:02:26 IP:221.183.*.*
高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(比如0.5M)在使用过程中,桶底的部分往往会浓度变高,一般十升的溶液,最下面的一升就不能用了,否则会给滴定结果带来很大的偏差,尤其是夏天.
|
||
---|---|---|---|
级别: 版主
![]() |
37# 发表于:2017-11-30 11:04:46 IP:221.183.*.*
样品为西林瓶装的粉针剂在做无菌实验时,往往由于压力很难吸出来,但在加入无菌注射用水之前,先用无菌注射器推入少许空气,再加注射用水,就很容易用无菌注射器将样品溶液吸出来.
|
||
---|---|---|---|
级别: 版主
![]() |
38# 发表于:2017-11-30 11:05:21 IP:221.183.*.*
做微生物检查时,我曾经遇到过一件事,发现移液管中有干热灭菌法杀灭不了的细菌,我们对微生物检查的各个环节做了对照,才发现的,后来就改用一次性注射器了,虽然浪费了点,但是这种现象再也没有发生过。
|
||
---|---|---|---|
级别: 版主
![]() |
39# 发表于:2017-11-30 11:05:38 IP:221.183.*.*
做红霉素片释放度时,酸度对释放度的影响不小,能差5~7个百分点,要及时更换硫酸,否则可能会影响释放度结果。
|
||
---|---|---|---|
级别: 版主
![]() |
40# 发表于:2017-11-30 11:06:06 IP:221.183.*.*
曾经做过一次微生物检查的验证,细菌一般培养48小时,霉菌72小时,其实在细菌20个小时,霉菌40个小时左右的结果和最终的结果很相近的,如果不是在边缘,完全可以在很着急的情况下下结论。
|
||
---|---|---|---|